心理学和生理学中影响深远的实验
前阵子在浦东图书馆看《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时候,注意到作者提到了哈里哈洛的猴子代母实验,所以了解了一下心理学和生理学上的一些对社会性研究有深远影响的著名实验。
接下来分享 5 个著名实验案例,通过互联网工具搜索整理之后,写在博客记录下,以供自己用作在生活中、工作中进行发散思考~
1. 哈里哈洛的代母实验
实验背景:
哈里哈洛(Harry Harlow)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进行了这项实验,目标是研究婴儿依附的本质。
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婴儿对母亲的依附主要是因为母亲提供食物。哈洛对此提出质疑,认为“爱”更多源于舒适感和情感上的支持,而非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
实验内容:
哈洛使用恒河猴幼崽作为实验对象,将它们与生母分离后,放置在一个环境中,提供两种“替代母亲”:
- 铁丝母猴:用铁丝制成,外表硬冷,但能够提供食物(装有奶瓶);
- 布制母猴:用柔软的布覆盖,触感温暖,但没有提供食物;
实验过程:
- 小猴子被放在同时有铁丝母猴和布制母猴的环境中。
- 观察小猴子如何选择与哪种母猴互动,尤其是在不同条件(如饥饿、受到惊吓)下的行为。
实验结果:
- 舒适优先:即使铁丝母猴能提供食物,但小猴子更倾向于依附于布制母猴,尤其是在感到恐惧或焦虑时。布制母猴提供了安全感。
- 短暂接触铁丝母猴:小猴子只有在极度饥饿时才会靠近铁丝母猴吃奶,但喂食后立即回到布制母猴身边。
- 情感依附的重要性:实验表明,身体接触和情感支持比单纯的生理需求(如食物)更能促成亲密关系。
影响与意义:
哈洛的研究改变了对婴儿依附和爱的看法,证明了母婴关系中的触觉与关怀至关重要,不仅仅是食物。这个实验对后来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的依附理论和心理治疗方法都有深远影响。
不过,这些实验因伦理问题受到很多批评,因为分离实验对小猴子造成了显著的心理创伤,后果甚至延续到成年。因此,现代实验在动物伦理方面有了更严格的规范。
哈里哈洛对灵长类动物(猴子)做了非常多的实验,包括代母实验(铁娘子)、剥夺母爱、社交孤立、绝望之井、恐怖隧道等,得到了很多场景下的社会学结论,光是代母实验,他就做了各种不同的情况和设计,比如在布制母猴上安装铁刺机关、让母猴摇晃婴儿等,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了解~
2.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这个实验就不用我赘述了吧,即使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应该也知道这个著名实验,巴甫洛夫将铃铛和食物建立起了关联,让狗听到铃铛声就会产生唾液分泌。
这个实验是里程碑式的,他奠定了行为心理学的基础,并且在教育、医疗、广告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3.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游戏策划耳熟能详的 斯金纳箱(Skinner Box) 的由来,就是斯金纳做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区别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用正强化和负强化,建立了操作上的条件反射,可以理解为主动技能(斯金纳箱)和被动技能(巴甫洛夫)。
实验背景:
20世纪初,行为主义心理学成为主流,斯金纳的研究继承并发展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他关注的不是外部刺激如何引发自然反应,而是如何通过行为的结果影响未来行为的发生概率。
实验内容:
斯金纳箱的组成:
- 一个密闭箱,内有杠杆(或按钮)和供食口。
- 箱中连接记录装置,用于追踪动物的行为次数。
- 可控条件:可以设置特定刺激(如灯光、声音)和后果(如食物、轻微电击)。
- 操作性行为:动物自发按压杠杆或啄击按钮的行为。
- 正强化:按杠杆后获得食物。
- 负强化:按杠杆后停止电击。
- 惩罚:错误行为后给予电击或其他不适。
实验过程:
适应阶段:将老鼠或鸽子置于斯金纳箱中,观察其自然行为。
强化阶段:
- 当动物的行为触发杠杆或按钮时,立即提供食物奖励(正强化)。
- 或者,行为可以终止轻微电击(负强化)。
- 动物逐渐学会特定行为与奖励之间的因果关系。
强化时间表测试:
- 设置不同的强化规则,如每次按杠杆都获得奖励,或间隔一段时间才有奖励。
惩罚阶段:
- 错误行为后施加电击,观察动物是否停止特定行为。
实验结果:
-
操作性条件反射:
- 动物可以通过行为控制环境,学习到特定行为能够带来奖励(或避免惩罚)。
- 这些行为的发生概率因后果而变化。
-
强化时间表的影响:
- 固定比率:动物在特定次数行为后得到奖励,行为迅速形成,但容易因未得到奖励而中止。
- 可变比率:奖励次数不固定,行为最稳定且抗消退性强(如赌博行为)。
- 固定间隔:奖励以固定时间间隔提供,动物在接近时间点时行为频率激增。
- 可变间隔:奖励间隔不固定,行为频率较平均。
-
惩罚的效果:
- 惩罚可以抑制行为,但如果没有替代行为,效果可能不持久。
- 过强的惩罚会引发焦虑或回避行为。
影响与意义: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是心理学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揭示了行为塑造的基本规律,推动了行为主义向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尽管其理论有局限性,但对教育、治疗、经济学和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产品运营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用户成长体系、用户激励体系,都是基于斯金纳箱的理论,设置各种梯度的奖励和时间间隔,用来提升想要提升的核心指标,不同强化规则对用户行为也会产生不同效果,再基于相关数据进行动态调整。
4. 菲利普·津巴多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实验背景: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对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展开了大量研究。此前的米尔格伦电击实验(1963年)表明,人们会因为服从权威而做出不道德行为。
津巴多希望进一步探讨社会角色与权力关系如何影响人类行为,特别是人们在监狱等极端情境中表现出的行为变化。目标是理解在特定情境下,普通人是否会变得极端化甚至非人性化。
实验设计:
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地下室被改造成一个模拟监狱,从志愿者中筛选出24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囚犯和狱警。
分配和规则:
- 囚犯:必须穿着统一的囚服,头戴编号,失去个人身份,需遵守狱警制定的规则。
- 狱警:穿着制服,配有警棍和墨镜(增加威慑感),负责维持“监狱秩序”,但被告知不得使用暴力。
- 津巴多担任实验的“监狱长”,监督整个过程。
实验过程:
“囚犯”被警察用真车从家中带到“监狱”,体验真实的逮捕过程。入监后,囚犯被剥夺个人物品,换上囚服,分配编号,开始感受到身份的转变。
情境演变:
- 第一天:囚犯和狱警尚未完全进入角色,互动较为平和。
- 第二天:
- 囚犯开始试图反抗,组织“暴动”,拒绝服从规则。
- 狱警采取更强硬手段,包括使用语言威胁、剥夺特权(如用餐)等。
- 后续发展:
- 狱警逐渐表现出权力滥用倾向,包括羞辱、体罚囚犯,甚至剥夺睡眠。
- 囚犯逐渐表现出心理崩溃迹象,一些人屈服于狱警的权威,甚至主动配合。
- 提前终止:
- 原计划持续两周,但在实验第六天因伦理问题被提前终止。一名研究者发现实验对参与者心理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劝说津巴多中止实验。
实验结果:
行为变化:
- 囚犯:
- 部分囚犯出现情绪崩溃、焦虑、顺从等行为。
- 他们逐渐接受自己的囚犯身份,服从规则,失去反抗意识。
- 狱警:
- 狱警表现出高度的权力滥用倾向,采取侮辱、恐吓和剥夺自由等手段控制囚犯。
- 权力感导致行为逐渐升级,甚至不顾规则限制。
核心发现:
- 情境力量强大:普通人在极端情境下可能迅速失去自控,表现出非人性化的行为。
- 社会角色影响深远:人们会因为角色赋予的权力和责任改变行为。
影响与意义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的经典研究,尽管存在伦理和科学性争议,其关于情境和权力对行为影响的洞察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它提醒人们:在特定情境中,个体行为可能远离常规道德准则,这种认知对社会管理和组织设计有深远影响。
这个实验看下来,倒是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验证了勒庞《乌合之众》中的许多核心观点,特别是群体情境、社会角色对于个体行为的塑造作用,比如个体如何在特定环境中失去独立性和理性,被情绪和权力所操控,从而进行极端行为:狱警因角色赋予的权力变得暴力,囚犯因失去身份而屈服。
5.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皮格马利翁效应)
实验背景:
20世纪中期,心理学家逐渐意识到他人期待可能对个体行为产生深远影响。这一想法与社会心理学的自我实现预言理论相关:人们的行为可能会被他人的期望塑造。罗森塔尔希望通过实验验证这种现象,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探讨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实际表现。
实验设计 :
加州一所普通小学,实验随机选择的18个班级学生(1至6年级),教师对实验内容并不知情。
虚假信息传递:
- 实验开始时,研究者向教师说明,这份“智力发展测验”可以预测哪些学生具有“快速智力增长”的潜力,但是这其实是一个普通智力测验;
- 实际上,所谓的“高潜力学生”是从每个班级中随机抽取的,不基于真实测试结果。
控制条件:
- 对教师未告知的普通学生作为对照组。
实验过程 :
-
测验与告知:
- 所有学生参加“智力发展测验”。
- 实验者随后向教师暗示哪些学生是“高潜力学生”,并未对学生和家长透露此信息。
-
自然观察:
- 接下来的一年中,教师按照正常教学计划授课。
- 实验者定期观测教师对学生的言语、态度和教学行为变化,记录潜在的差异。
-
后测:
- 一年后,所有学生再次接受智力测验,用以衡量学业进步情况。
实验结果 :
学业表现提升:
- 被随机标记为“高潜力学生”的孩子在一年后的测验中,智商平均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
- 实验中最显著的效果出现在年轻学生(1-2年级)身上。
教师行为变化:
- 对“高潜力学生”的态度更积极,如更多的关注、鼓励和耐心。
- 无意中通过言语、面部表情和行为向这些学生传递了更高的期待。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改变了教师的行为,而教师的行为反过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和表现,从而实现了教师的最初预言。
影响与意义 :
罗森塔尔效应实验是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期待效应的存在,人的行为会受到他人对自己的期待影响,这是社会互动的重要规律,进一步扩展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内涵。
它警示教育者和管理者,应意识到自己的期待和态度可能通过微妙的方式影响他人,从而激发潜力或压抑发展。尽管存在争议,该实验仍为理解和改善人际互动提供了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启发。
其实还有一些类似的扩展性实验,比如“聪明的汉斯”,说的是德国有一匹叫汉斯的马非常聪明,竟然会加减法之类的算术,其实后续在大量测试后发现,汉斯根本就不懂算术,它是通过提问者的肢体语言、表情判断出来正确答案的。
以上的 5 个实验案例,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中还是有不少启发的,让我可以更深入理解很多策略和社会现象背后的原理,虽然可能不能在工作中直接套公式用上去,但是对于自己思维的发散成长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下一期博客准备分享一下行为经济学中博弈论的经典模型,也是看书时看到的,比如囚徒困境、最终通牒,个人感觉也是值得学习和了解的。